分类列表
新闻分类
太阳能光伏组件研究进展:多项创新赋能行业前行

在全球加速向清洁能源转型的浪潮下,太阳能光伏作为重要的可再生能源,相关组件的研发也迎来爆发式增长,多项创新技术不断涌现,推动行业迈向新高度。

3 月 5 日,隆基在济南国际太阳能利用大会上,推出 Hi - MO X10 防积灰组件。该组件基于 HPBC2.0 技术打造,最高功率可达 670W,转化效率达 24.8%。其防积灰技术,让单位面积理论发电量较常规 Con 组件高出 10% 以上。防积灰边框设计搭配类旁路二极管结构,不仅能借雨水冲刷带走灰尘,降低运维清洗成本,还能有效防止 “热斑效应”,减少火灾隐患。

3 月 23 日,天合光能取得重大突破,其研发的 210 大尺寸钙钛矿 / 晶体硅两端叠层电池组件,经 TÜV 南德意志集团认证,峰值功率达 808W,成为全球首块功率突破 800W 门槛的工业标准尺寸光伏组件。天合光能自 2014 年布局钙钛矿叠层技术,通过钙钛矿体相掺杂、界面处理等方式,提高了叠层电池的转换效率,开启钙钛矿 / 晶体硅叠层电池组件产业化新时代。

厦门大学与厦门市未来显示技术研究院的研究团队,在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研究领域同样成果斐然。他们在国际顶级期刊发表论文,利用低维钙钛矿作为三维钙钛矿表面处理层,调控维度策略,实现大面积钙钛矿太阳能组件长期稳定性。0.12cm² 太阳能电池的 PCE 高达 24.19% ,6×6cm² 组件在 1000 小时加速老化测试中,仍能保持初始效率的 95%,刷新了钙钛矿 n - i - p 结构组件的稳定性纪录。

这些创新技术的突破,不仅提升了光伏组件的发电效率与稳定性,也降低了运维成本和安全风险。随着研发的持续推进,太阳能光伏组件将朝着更可靠的方向发展,为全球能源转型注入新动能 。


分享到